香港01/親子 – 【讀寫障礙】輪候評估需時長 機構提供新方法助學童6歲前甄別
【讀寫障礙】輪候評估需時長 機構提供新方法助學童6歲前甄別
撰文: 陳樂希
發佈日期:2017-12-06 17:30
最後更新日期:2017-12-06 19:08
- 讀寫障礙是特殊學習困難的一種,是由於腦部結構及功能出現先天性發展異常,以致患者未能準確流暢地認讀文字。有讀寫障礙的小朋友閱讀理解能力弱,減少了他們閱讀的經驗,因而妨礙了詞彙和知識的累積。
- 不少人認為讀寫障礙是一種不常見及不嚴重的問題,但支援特殊學習障礙學生十多年的博思會指,香港人平均有10%學齡兒童有讀寫障礙,情況不容忽視。而現時於政府或學校等候全面讀寫障礙評估需時較長,令小朋友較遲才能得到支援。所以博思會今年開始提供學前和小學甄別測驗服務,協助家長在輪候期間初步了解子女的讀寫問題,並及早作出支援。
- 攝影:吳煒豪
坊間都認為小朋友要6歲,才可接受讀寫障礙評估作診斷。教育心理學家陳靜琼博士指,因為香港的評估工具有所限制,只能在小朋友6歲時才能排除他們的讀寫能力是受智力問題和接受有效教育的影響。「幼稚園跟小學、中學不同,沒有一個特定的教學範圍,可以Happy School到K3才開始認字,亦可以難到K1就已經認字」,所以很難以學前的課程制定量度讀寫水平的尺。另外,小朋友的在學前的發展速度有太多變數,陳博士曾有個案是小朋友在K2只認到一個生字,但一年後已懂得測驗中70多個字。如果在這階段為小朋友作評估,可能準繩度不夠高。
及早甄別 免除被確診的機會
不過,香港現時正在研發適用於4至6歲的評估工具,而幼稚園亦有初步讀寫障礙識別工具。博思會副主席藍芷芊醫生及其團隊,更以實證為本的方法制定學前讀寫障礙甄別測驗,藍醫生指量度的標準包括小朋友早期認讀能力、快速命名能力等,即使還未接受常規教育都會具備這些能力,而且識別到的項目比幼稚園的詳細和準確。若測驗結果顯示小朋友有讀寫障礙傾向,博思會會提供學前幼兒支援,比起等待政府和學校的評估更能盡早讓小朋友接受訓練。
學前的讀寫障礙支援是以介入反應效果模式運作,「識別到小朋友有傾向後,我們立刻提供支援,觀察小朋友對這個介入行為有沒有反應,如果有,而小朋友漸漸有進展,他不會發展到嚴重的階段,有機會免除被確診為讀寫障礙。」教育心理學家陳靜琼博士說。
口語能力影響讀寫能力
那麼家長如何判斷子女可能有讀寫障礙呢?藍醫生指,六成有口語障礙的小朋友,將來有讀寫障礙的機會很大。博思會顧問鄭佩芸教授補充,讀寫能力是建基於小朋友「文字解碼」和「語言理解」兩部分,小朋友未去到認字讀字的階段時,可以從廣東話能力入手。讓小朋友複述一句廣東話的句子,可反映他對句子的理解有多少。如果小朋友複述得流暢又迅速,代表他把句子記起來,再從腦海中提取資料出來的速度夠快,當中又會學懂句式結構。
而繪本閱讀在支援服務中,擔當著主要的角色。鄭教授指,「繪本主要令小朋友理解敍事結構,在口語理解上,他會知道要有開首,中間有故事發展,然後有結局,這個就是他們將來做閱讀理解的先備能力。」另外在「文字解碼」方面,導師亦會在繪本中抽取一些字詞,作認讀、朗讀和字形結構的訓練。
有讀寫障礙未必有口語問題
雖然小朋友有口語問題,家長應該加倍留意,不過藍醫生補充,「有讀寫障礙又未必一定有口語問題,這些小朋友口才了得,可以蒙騙到家長和老師。」其中一個參與服務計劃的家長陳太,她兩位兒子就是一個例子。
陳太的長子在K2對認讀文字沒有興趣、沒有動力,寫字的空間感又好差,但他口才了得,所以老師都不察覺他有問題。直至升小一,首兩三個月都應付不了學業,10位以內的加數都無法處理,情緒和行為都受到影響。他下學期見教育心理學家,確診讀寫障礙兼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,要到暑假才得到資源訓練。
發音、態度、唱兒歌都是觀察指標
很多家長在子女認字寫字的階段前,都會掉以輕心,以為子女上到小學便會慢慢掌握到,敏感度不足。博思會顧問鄭佩芸教授就指,「其實在識字認字之前的階段,即便小朋友的口才很好,一去到要命名、作語音提取時有困難,就可能是有讀寫障礙。發音也其中一樣早期的徵兆,患者可以說話流暢但發音有問題。這些都是不需要去到小朋友識字認字時才能觀察到得到。」藍醫生就指,小朋友對寫字認字的態度都是一個切入點,「一到要寫字認字小朋友就開始有脾氣、想逃避;對於朗誦朗讀兒歌,小朋友怎樣也跟不上口,記不起來;問起電話號碼、老師同學的名字,要很辛苦才能提取得到,也可能會有讀寫障礙。」
多感官刺激 有技巧地閱讀繪本
鄭教授在前文提及過,讀寫能力是建基於小朋友「文字解碼」和「語言理解」兩部分,家長可以在家中就著這兩部分跟子女互動。陳太分享自己跟小朋友在家中,會用手摸一些字母磁貼,讓小朋友感受一下字形,也會在他們背部寫字,用多個方法去刺激他們對字形結構的想像。鄭教授指這是以多感官的渠道,針對小朋友對字形的記憶和理解,加強小朋友對文字的表徵的認識,加深印記。
另一方面,陳博士指家長說故事、閱讀繪本,可以加強小朋友語音方面的能力,但要有技巧地閱讀,「家長說故事要有層次鋪墊,從故事的插圖入手,閱讀多次同一個故事,讓小朋友更熟悉後,慢慢對換書面語和口語,再請小朋友自己讀出來,加強他書面另一方面,陳博士指家長說故事、閱讀繪本,可以加強小朋友語音方面的能力,但要有技巧地閱讀,「家長說故事要有層次鋪墊,從故事的插圖入手,閱讀多次同一個故事,讓小朋友更熟悉後,慢慢對換書面語和口語,再請小朋友自己讀出來,加強他書面語的掌握能力。」
此外,原來唱兒歌和聽兒歌都是一項重要的語言的輸入。藍醫生指,「這是對語音的覺醒,有押韻、韻律、拍子,小朋友對語音的敏感度會有提升。」不論小朋友懂不懂歌詞、故事的內容,父母最重要是多跟子女說話,最重要是讓子女聽聽人的說話聲音,出外逛街也可以描述環境,作詞彙語言的輸入。鄭教授更指,「其實一出生就可以對小朋友有語言的輸入。」
*甄別測驗結果反映小朋友的讀寫障礙傾向,並不等同確診。家長如向學校申請學習支援和服務,仍須提交讀寫障礙確診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