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學科老師陳偉儀 – 關顧學生情緒 拆解害怕數學主因
陳偉儀老師 (陳Sir) 不經不覺已在博思會工作第十個年頭,曾經服務學生人次累積超過200名,是博思會的資深數學老師之一。
回想當初,隨著本地教育政策改革,以致全職日校教師行政工作繁重,陳sir遂萌生改變工作環境,尋找一個能夠全心全意教導學生的機會。博思會的學科支援工作,正好跟他的初衷不謀而合,故陳Sir 一直教導有讀寫障礙的學生至今。
由於博思會課堂主要是小組、甚至單對單教學,故陳Sir 可以編寫更加個人化的教案,因應學生的步伐而教導。每逢有新學生上課,陳sir都會先以建立彼此友誼為起點,亦會在教學過程中細心觀察,並多與學生溝通,了解他們數學較弱的原因,是純因記憶力差,或是對數感有問題;有時候陳Sir更會關注學生的情緒,找出害怕或不喜歡數學的背後因由,對症下藥去指導他們。
陳Sir指出 :「讀寫障礙的學生通常也是自信心較低、社交能力較弱,所以理解他們的情緒很重要。曾經有學生因父母不斷要他做數學練習,使他生厭,拒絕再學。若遇上學習動機極低的學生,我會嘗試用遊戲方式讓他學習數學,希望他會慢慢重新喜愛數學。唯有學習動機獲得改善,成績才會有顯著進步,而這個過程並非一朝一夕的事。」
在芸芸的學生中,陳Sir最深刻是一位已跟他學習近七年的女學生。她起初來到博思會時只有小二,不願投入課堂,亦抗拒做數學練習。陳Sir悉心教導,利用不同多感官方法,讓她對數學產生興趣,從而更容易理解數學的概念。她的數學成績逐漸有所改善,到小學畢業時,數學科更是全級第二名,升上中學後,亦保持名列前茅;現在,這位學生與陳Sir更是亦師亦友,每次下課也是愉快地跟老師道別。
陳Sir在接觸不同讀寫障礙學生中,發覺盡早識別及支援,十分重要。「家長宜於初小或更早,便要留意孩子的學習情況;一般來說,若孩子在幼兒階段數數字有困難,或出現跳數的情況,家長便應留意孩子是否有讀寫障礙問題,而引致有數學學習困難。」
他解釋道 :「若學生年紀較小,未有固定思考模式,會較容易接受新概念,學習效益將比年長的學生來得顯著,支援的成效亦必能更早出現!」